繁體 | ENG || eClass

A- A A+

明報專訊】不少朋友探討通識的危與機,總會提及學生基礎知識是否足夠的問題。當然,基礎知識必定重要﹕沒有基石,哪有高樓?沒有材料,哪有佳餚?

通識科重「議題探究」,而《新高中通識課程暫定稿》的內容也說明「透過議題探究建構知識」的重要(暫定稿頁67)。要把議題配合基礎知識,再引導學生運用思考方法進行探究,進而轉化成新的知識,的確不易。當中,議題的資料來源,即是素材,是其中學習關鍵。

蒐集素材的時候,不妨循以下數個方向思考﹕

1.素材與學習單元範疇是否有關?關係明顯嗎?

2.素材有否涉及相關的單元概念與基礎知識?深度合宜嗎?

3.素材能否帶動議題探究?有沒有討論的空間?

4.素材的「持久度」有多久?會否「本大利小」,瞬間即逝?

5.素材有沒有延伸學習的空間?可否引伸相關的學習範圍?

筆者認為尋索素材時,不宜涉獵太廣。如果單一素材討論過多,不但授課時間加長,也局限了議題探究的多元化。所以將素材變成議題後,可針對其中一項目標,加以整理剪裁。

右為以《明報》一則有關中國濕地的報道為例思考。這篇報道有文字內容、圖表闡述、延伸網站資料,與「能源科技與環境」和「現代中國」有關,更涉及大量「環境保育」基礎知識,同時也可討論與環保相關的立場看法,話題也可長時期持久討論。

另外,更有延伸學習,藉網站認識《拉姆薩爾公約》及相關的全球環境保育活動。

在如此多的選擇下,大家又會如何剪裁這則資料?以下選擇了基礎知識,也只是其中一個拋磚引玉的例子吧。

■新高中通識教育科(課程部分暫定稿)﹕www.emb.gov.hk/index.aspx?langno=2&nodeid=5149

文: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教師 許承恩(網誌:hk.myblog.yahoo.com/yacobhu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