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體 | ENG || eClass

A- A A+

【明報專訊】在報章報道中,記者多會整理訪問對象講話,以段落形式闡述訪問內容。另外,他們或會將發言人對話整句節錄下來,完整地放在報道段落中間。既然要刻意利用括號節錄對話,這些一手言論必有其特殊意義,亦最為貼近當事人的現實場景。大家如果見到這類資料,一方面自然會注意言論中的個人觀點,另一方面,亦可留意發言人的情緒,例如節錄對話中的用詞及標點符號,已經是當事人情緒指標。

今次選用的素材,有關GST(銷售稅)的短短數句評論,已經令人窺探不少香港社會的議題。

步驟一 課題概念理解:

最有關係的,必定是「今日香港」的範疇。而在討論的過程中,大家會對「政黨」、「稅制」等議題有更深入的了解。另外,如果大家有興趣從情緒表達的角度出發,也可探討「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」。

步驟二 了解角色背景:

在探討發言人的說話內容前,先了解對象的背景資料,例如了解了右表發言人及政黨的背景,分析必事半功倍。這個過程殊不簡單,卻是可貴的學習進程。

步驟三 尋索對話觀點:

被節錄了的對話必是訪問的精髓所在,要具體指出發言人的主要觀點,相信不難。正如根據附表的發言內容,大家會明白很多議員也反對GST議案。除了清楚他們的立場外,亦可更深入指出他們反對的理據。

步驟四 分析觀點理據:

明白發言人的觀點後,可藉已了解的背景作進一步分析。例如:為什麼該位議員會發表這一種觀點?哪一位議員的講話立場最清晰?哪一句言論最針對時弊?

步驟五 探究情緒表達:

大家可用簡單的量化指標來分析發言人情緒,例如「1」代表最平穩,「5」代表最激動。大家可分析為什麼該名人士會如此激動,或討論情緒表達會否影響他人對該言論的評價?甚至可以另一種表達方式重寫言論觀點。至於下表,你認為哪位議員最為激動?

文: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 許承恩老師

網誌:hk.myblog.yahoo.com/yacobhu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