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體 | ENG || eClass

A- A A+

【明報專訊】在香港,總能發現不同類型的排行榜。由個人化的學業成績龍虎榜、工作表現排行榜,以至社會上的商業指標、暢銷書榜、流行曲榜等等,時刻都在提醒大家,競爭無處不在。這類排行榜所表達的信息非常清楚,原則是依據特定的標準排序,如優勝劣敗。不過,正因為脈絡如此分明,換另一角度看,是分析的好素材。

正如附圖的「全球競爭力排行榜」,大家加以善用,利用浩瀚的書海、網海,可重新分析排名高低的原委,是難得的自學歷程。同時,也可評價該排行榜的排序標準是否公正合理。

步驟一課題概念理解︰從宏觀角度分析圖表與「全球化」有關,也可以針對「今日香港」、「現代中國」,延伸出個別專題探究。而「生活質素」、「已發展國家」等概念,亦值得討論。

步驟二訂立自學框架︰大家可因應學習範疇,訂下自學框架,搜索探究。例如教師選擇排行榜中某些地區,鼓勵學生自行就經濟、教育、科技、軍事等範疇搜索資料,或每人一地集中搜索了解,或每人數地互相比較探究,最後結合大家所學,總結成果。總之,只要設立一個明確的框架範疇,加以指導,在資訊爆炸的今天,大家必能實踐出尋索知識的方法。

步驟三審視標準尺度︰最後,大家可以多走一步,審視排行榜的排序標準。例如發表排名的「世界經濟論壇」(World Economic Forum)認受性大嗎﹖何謂競爭力﹖排序的標準合理嗎﹖數據的蒐集全面嗎﹖審視以後,可表達自己的看法,甚或訂下新的標準。

分析方法如出一轍,像是流行曲榜,可審視某些歌曲的流行原因,亦可分析排序的標準是否公允﹗

■作者簡介﹕許承恩老師,通識科主任,任教預科通識教育科及會考中國歷史科,多次代表學校及教會出席講座分享情意教育及學科經驗,歡迎前線有心人交流。

網誌﹕hk.myblog.yahoo.com/yacobhui

文﹕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教師 許承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