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體 | ENG || eClass

A- A A+

通識專欄

【明報專訊】要尋找素材教授通識議題,絕不困難。不論是網上資源,甚或報章雜誌,資源比比皆是。

可是,能成為大眾共享的資訊,蒐羅到手的新聞素材多是較突顯的事件與現象。這些素材的代表性當然高,不過對普羅大眾來說,又未必事事貼身。

例如在「自我與個人成長」課題中,新聞素材固然令人深刻,只是有時事件太過離身,難有切身共鳴。像是楊麗娟追星事件,探討價值的確高,不過大家必定清醒,明白自己絕不會成為楊麗娟,更不會仿效此等處事手法。

因此,大家在利用「大」新聞探討的同時,也試試讓學生自創素材,善用那些近在眼前的「小」新聞,效果或會更理想。

以楊麗娟追星事件為例。「追星」對少年人來說絕不陌生,只是對象、程度、規模會有差異。如果大家設計簡要表格,記下身邊朋友的追星現,再整理成簡單的圖表數據,縱使代表性不高,但資料源自身邊人士,有共鳴,且貼身,再配合楊麗娟的「大」新聞,必成為絕佳的教學輔助素材。表格可以讓學生即堂完成,試設計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如下:(請看附圖A)

又例如在教授「自我概念」的課題中,大家可畫出形容自己的動物或物件,進而介紹自己。只要學生有心理準備與人分享,所繪出的圖畫已是分析香港少年人「自我概念」的有趣素材。

本文試舉一例,就是讓學生畫出「學習是什麼」的主題。當中,學生經歷了兩次思考:一、學習是什麼?二、為什麼大家會如此理解學習?

文﹕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教師 許承恩(網誌:hk.myblog.yahoo.com/yacobhui

【明報專訊】在通識教與學的過程中,總常提及思考方法、思考工具,其中比較熱門的思考方法如六何法、六頂思考帽等,大家絕不陌生。這些國際認可的學習方法固然是好,不過,若把這些思考方法變成常規慣用的學習模式,有時反而弄巧反拙,限制了發揮空間。

譬如六何法中的「What」、「Who」、「Where」及「When」,皆是一些很簡單的理解問題,一看即懂,而「Why」及「How」則涉及較多高階思考的鍛煉。有時,若以套餐式的方法強行運用六何法,每次必要處理當中較容易的「4W」,或會花掉太多時間。又例如運用六頂思考帽時,不知不覺恆常規範了思考模式,亦非上策。

因此運用思考工具時,鎖定焦點及適時變通非常重要。以六何法為例,如果可以鎖定思考焦點為「Why」及「How」,再配合教學法與議題素材,亦有一定的成果。

試以右圖例子說明。是次鎖定的思考焦點是「分類歸納」技巧,利用的教學法是改版腦地圖;以3個圓框分清思考步驟,避免單用一頁白紙「放羊」思考。至於素材,選用了林海峰的《勁歌金曲》時事版。若用一個成熟的心態去細味歌詞,此曲是一個很好的本港時事總集。

當然,這類學習會花不少設計心力,但集思廣益,日子有功,必可藉參考不同種類的思考方法與工具,通百家差異,成一家之言。

文: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教師 許承恩(網誌:hk.myblog.yahoo.com/yacobhui

【明報專訊】小時候,音樂老師曾說﹕「世界上沒有人會不喜歡聽歌。」的確,歌曲是一種引人入勝的素材,尤其是對少年人來說,流行曲已成為生活一部分。

大家對歌曲的喜好多依據「歌手」、「旋律」、「歌詞」3個範疇釐定,涉及主觀情感。正因如此,當決定利用流行曲作分析時,必要先訂下分析焦點,不要被個人或聽眾喜好影響選材標準,選了一些大眾受落的歌曲,觸動感人,卻內容空泛,在學習層面上「叫座不叫好」。

不難理解,流行曲的主題多集中探討男女情愛,間有與個人勵志、家庭、朋輩有關的內容,亦有一些是改編了的政治諷刺歌曲。

而選用歌曲後,可依據以下的方式思考﹕

1.釐定歌曲在該次學習中的角色。是想利用歌曲輕鬆引起動機?或只是希望引起學生對該課題的共鳴?甚或想藉歌詞借題發揮?抑是細閱歌詞分析內容?清晰確立選材動機,就不同需要剪輯素材,必不會令學生失去焦點,浪費時間。

2.抽掉情感抒發的內容,清晰了解歌曲主題。舉例,如果整首歌曲只是表達一種失戀情感,歌詞內容又以形容詞居多,分析的難度會大大增加。因此,一些較具體描述感情關係的歌詞內容將更易被理解。

3.事先選定如何分析歌詞內容。究竟是要分析歌詞內容所反映的現象?或是評價歌詞中所蘊含的價值觀?或者只是利用歌詞訓練歸納技巧?分析有焦點,必事半功倍。

今期利用一首諷刺全球政治的英文歌為例,相信大家也可善用其他歌曲,發揮「異曲同工」之妙。

歌曲網址﹕www.jibjab.com/nuckin_futs

文: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教師 許承恩(網誌:hk.myblog.yahoo.com/yacobhui

【明報專訊】香港「blog」文化仍屬起步階段,不過只要走進「新浪」、「雅虎」等網海中瀏覽,已見幾年來香港網誌作者努力下的豐碩成果。

對網誌所帶來的衝擊,各人回應自然不同﹕有些人將網誌變成情緒宣泄的平台,或是個人起居飲食的紀錄;也有人善用這個機會,發表文章、小說、照片、插畫,讓網誌成為虛擬出版社;當然更有人認為網誌是潮流通俗文化所帶來的洪水猛獸,眼不見為乾淨。

事實上,不論是撰寫網誌或閱覽網誌的人,寫什麼、看什麼、回應什麼,最為重要。始終網誌根源只不過是最基本的文字、圖像與錄像,網誌內容所承載的價值觀,才是網誌的靈魂。 網誌是學習的好素材。例如近期的特首選舉,有心人正好利用網誌發表個人意見。而在芸芸網誌中,最突出的,當然就是兩位候選人的網誌。

兩位候選人皆強調網誌內容是親自撰寫,可觀價值極高。不過更能帶動思維的,必定是平民百姓在網誌中的回應。

今期就用兩位候選人的網誌為例說明﹕大家可設計最簡單的兩欄表列,一邊寫下候選人或回應者的論點,另一邊就進一步理解,例如寫下該論點背後的理據是什麼。

找論點不難,但再思考論點背後的邏輯卻有點難度。這些與政治議題有關的網誌,正可讓大家思考從政者背後的所思所想,同時也可分辨批評者的論點是有根有據,還是順從個人情緒胡扯?

今天他倆再度「對陣」,明天在網誌中又會寫什麼呢?

文: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教師 許承恩(網誌:hk.myblog.yahoo.com/yacobhui

【明報專訊】提及通識科素材,老師、學生多會力蒐集與不同單元有關的資料,以供課堂使用。不過,除了與課程有關的素材外,與教學法相關的資料,亦可多加留意,必獲益良多。

所謂與教學法相關,可簡要分為以下3類﹕

一、教學法介紹﹕直接說明該教學法的內容。

二、運用教學法的技巧﹕更深入闡釋運用教學法的技巧,甚至涉及教育理論與理念。

三、運用教學法的具體事例、場景﹕以課堂例子說明教學法的運用,或有錄影片段展現實際場景。

要集合這幾方面的資源不難。始終新高中通識科的必修必考已公布了一段日子,很多學校已開設初中通識科、會考綜合人文科,再加上運作了10多年的高補通識科,材料必不少,包括了教統局、大學機構、出版社、報章、電視有關前線老師的教學分享、教育學者的研究成果等。

上圖就用《明報.師思細語》、《明報.建構通識》、教育城的「通識教育網站」3項素材加以說明。

《師思細語》專欄早於兩年前開設,由教授通識科的前線教師撰寫,分享教育經驗;《建構通識》則有許寶強博士的專業分析論述,讓大家更了解教授通識科的技巧

至於教育城的「通識教育網站」則提供錄影片段,大家可體驗網上觀課,參考資深老師的教學法,網站中更附有課堂分析、教學反思分享。

這些實實在在的經驗,除了令自己更了解此科外,亦讓我們知道通識路中有不斷努力的同路人同行。

文: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教師 許承恩(網誌:hk.myblog.yahoo.com/yacobhui

【明報專訊】推廣、介紹通識教育科時,多會提及基本課程理念。理念固然重要,不過,對有心認識此科目的朋友來說,若能了解課程內容,必更理想。

單講理念,有可能令大家只懂其「神」,以至忘「形」。舉例來說,單單倚賴通識3個概念「A﹕awareness」、「B﹕broadening knowledge」、「C﹕critical thinking skill」來解釋此科,或會令人摸不頭腦。有朋友甚至問﹕「這些概念一定要由通識帶出來嗎?」

有「awareness」的元素,卻又不致止是時事科;要有「knowledge」,但又有人說沒有什麼知識是要必教的;至於「critical thinking skill」,更不是教學生批判別人……

總之,單靠理念,難以令人理解。尤其是大部分朋友根本沒有空間仔細體會通識科是什麼。因此,如果想知道通識科究竟是什麼,除理念解釋外,具體實踐極度重要。

其中一份有關實踐的課程文件,必是《通識教育科課程部分暫定稿》,亦可在網上下載(www.emb.gov.hk/index.aspx?langno=2&nodeid=5149)。另外,教育城網站的通識科資料也有清晰說明(www.ls.hkedcity.net)。

課程內容 六大單元

簡要來說﹕課程內容,即六大單元「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」、「今日香港」、「現代中國」、「全球化」、「公共衛生」、「能源科技與環境」;考評,即是「筆試﹕80%」、「個人專題報告﹕20%」。如此簡要,當然不能完全理解。不過,起碼大家在理念之外同時明白學習範圍框架,再問下去或有質疑的朋友,必是有心人,屆時詳盡討論也不遲。

理念是要令人看到方向,鼓勵人有走下去的勇氣。

有時會想,不要讓理念成為說服別人認同的工具。理念必要配合實踐方法,有方向卻找不到路,一樣會找不到出口。

文︰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 許承恩